首页

寒雪女王胯下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6 09:50:29 作者:2025年北京科技周启幕 首创院市联动模式 浏览量:30903

  中新网宁德2月20日电 (张文奎 王婷婷)新年伊始,福建省宁德福鼎市粮食应急储备库项目正加快前期配套工作,准备新建2栋粮食标准化平房仓(库容2.5万吨)。另一边,福鼎市点头镇粮仓则已出库,进入盘活再利用阶段。

  粮库,见证着农业发展的历史,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为适应时代需求,我们采用先建后拆的方式,结合年度储备粮轮换工作,逐步将老旧仓房淘汰,统一至标准化平房仓规范管理,同时因地制宜改造利用好旧粮仓。”福鼎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亦锋介绍。

  从种粮到收粮、从入库到出库,福鼎市不断“推陈出新”,变传统粮站为智慧粮库,变“镰割人扛”为机械农业,切实守好“米袋子”。

福鼎市白琳老粮库。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传统粮站变智慧粮库

  连日来,“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里,人头攒动。昔日老粮仓已变成为扶贫展示馆,富有年代感的建筑式样和“弱鸟先飞”的故事,吸引了一批批游客打卡参观。

  作为宁德市唯一开展粮食收购的县域,福鼎在1951年初就有13个粮库,仓容量达4190吨;1953年建成首座2500吨基建粮仓;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又在部分乡镇设置粮食收购点。梁亦锋介绍,1980年以后,为进一步扩容,福鼎开始在市区、硖门乡、太姥山镇、店下镇、前岐镇建设高大平房仓,仓容1000至4000吨不等。

  “以前叫作‘粮站’。”福鼎市店下粮食购销分公司负责人李良兵从1980年开始从事粮食行业,对曾经的“粮站”有着深厚感情。他仍记得,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统购统销,群众需凭粮票、米证到粮站买米。“基本是第一年收购,第二年卖出,货如轮转,十分热闹。”李良兵说。

  几十年过去,从种田交公粮变种田领补贴,粮食统购统销变订单粮收购,人力运输变机械自动化输送,现金交易变“一卡通”打款……粮库也“更新”升级,配备粮库智能化系统,实现粮食出入库管理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不同于原来的每周定期查仓,现在每天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就能实时查看粮仓内每个点位的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仓内高清变焦探头能捕捉到粮面上的每一处异常变化,精准又省时省力。”梁亦锋说,福鼎市粮食应急储备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化技术与粮库管理深度融合。

福鼎市稻田。(资料图)福鼎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镰割人扛”变机械农业

  粮食入库,首先要确保粮食的质量和安全。与水稻打了几十年交道的朱照棋,对于丰收有着浓浓的期冀,他说,“去年种了几百亩的水稻,收成很不错,今年继续。”

  近几年,为了提升种稻效益,朱照棋四处学习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根据粮食收购政策及质量标准种粮,并在育秧机、插秧机、谷物联合收割机、谷物烘干机等一系列机械“加持”下,大幅减少用工、降低成本。

  朱照棋说,以前用肩挑背扛,晾晒也要看天气,一下雨就发愁。如今水稻收割后直接送进烘干厂房,质量达标就能马上拿到粮库收购,这才是“新型职业农民”。

  藏粮于技,筑牢丰收之基。每年三四月,位于福鼎市店下镇的城门仔机耕专业合作社十分忙碌,一批批稻种通过工厂化育秧,向农户们提供优质秧苗,为水稻稳产高产奠定良好基础。

  “一般三四天就可以发芽,出芽率达到90%,出苗效果好。”城门仔机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友银介绍,工厂化育秧可以科学地控制和调节秧苗的生长温度、湿度,确保种子的存活率和出芽率,种植时再采用机插秧,效率是人工的15倍以上。

  近年来,福鼎市持续加大农业“五新”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从新品种引进、种苗培育、地膜覆盖、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全程加强技术指导,提高科学种粮机械化水平。2023年还制定出台《福鼎市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发展十条措施》,调动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种粮积极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9.77万亩、粮食产量达6.5万吨。

  新的一年,福鼎市又着力推动店下镇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广农机新装备、新技术,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清明节放假通知!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肩负着守护“中华水塔”的重任。36岁的牧民更尕家住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这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更尕的家被划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更尕也成为园区的一名生态管护员。

中国财长:能够保障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实现平衡

2023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涉及怀疑药品262.7万例次,其中化学药品占81.2%,生物制品占3.8%,中药占12.6%。2023年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怀疑药品47.9万例次,其中化学药品占84.9%,生物制品占6.7%,中药占5.4%。

道中华丨话说西藏文化——四和睦图

太原10月12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透露,该院与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国立大学签署考古合作协议,这是文物大省山西首次与境外机构开启考古合作,双方将在联合考古、人才培养、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展览展示等方面加强合作。

2024英雄对决卡游杯全国大奖赛圆满收官,展现智力体育竞技新魅力

2.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将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逐项纳入全国房屋市政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我部将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指导各地及时研判多发隐患和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排查,实现“精准拆弹”,做到隐患排查、整改、督办、销号工作闭环管理。2024年底前,建成整改措施具体化、效果可视化的全国房屋市政工程重大事故隐患数据库;2026年底前,基本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香港大湾区管弦乐团举办公益音乐会

“‘一块地两样熟’,带状复合种植实现了玉米不减产,还能多收一季豆。可别小看这块地,地里的‘智慧’因素可不少呢!”当地种植大户王振利是种田的“老把式”了,说起种地的“诀窍”,他一点也不含糊。“我们种的是新黄豆品种‘中黄301’,耐寒、耐旱,在地势不平的地里种也能保证产量。而且我们在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接种大豆根瘤菌和科学合理施肥,增强大豆根瘤菌共生固氮能力,不仅能培肥地力,还能减少化肥施用。时代进步喽,现在光会种地可不行,还得‘慧’种地!”王振利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